【如何認清一個人】認清一個人,四點就夠了
自古以來 想真正辨識一個人 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注意觀察一下“四點” 幫你看清一個人!
1 在利益面前時的抉擇 利益面前,很多人都會扯下偽裝。這個時候,通常是識人、辨人的最佳時刻。
如果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,可以不顧良心,可以不要親情,可以拋棄道義,這樣的人你還敢相信嗎?
而如果一個人在利益面前,不會放下內(nèi)心的原則,依然堅守對道德的信仰,能夠以人倫親情為重,那這個人絕不會是一個唯利是圖的小人,他必定有著更為高貴的選擇。
2 對待比自己地位低的人 對上不卑,對下不驕。這是一個人有著良好品行的表現(xiàn)!
有道德有教養(yǎng)的人,對任何人都是尊重的,就算是和比他地位低的人交流,也不會顯出高傲。更可貴的人,是可以威武不屈,在權(quán)勢面前,仍能保持氣節(jié)。
一般而言,人們面對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天生就有種優(yōu)越感。而如果一個人不去放大自己的優(yōu)越感去踩低別人,反而待之以尊重,那他必定擁有善意,擁有操守,必定是可靠的!
3 對待父母的態(tài)度 《論語》中,子夏問孝。子曰:“色難。有事,弟子服其勞,有酒食,先生饌,曾是以為孝乎?
就是告訴我們:對待我們的父母,最重要的是態(tài)度,最難的也是態(tài)度,一定要重視“態(tài)度”上的修養(yǎng)!
而對身邊親密的人,說話和氣、不驕不躁、謙遜有禮,多半都是受過良好的家庭教育。有責(zé)任心,有擔(dān)當?shù)囊粋€人,也更容易讓別人信任和喜歡。
4 面對諾言的時候 面對諾言,往往也能很輕易地看出一個人的品行。
君子一諾千金,對自己許下的事,絕不輕易違背。
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承諾不能堅守,隨隨便便就反悔,那這個人已經(jīng)沒有絲毫的人格可言。
《論語》曰: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。大車無輗,小車無軏,其何以行之哉?” 沒有誠信的人,違背承諾的人,就如同汽車沒有輪子,是什么都做不了的。
信,往往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操守!